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逛不完

澳門特別之處是蘊藏了豐富的文化遺產。2005715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可說隨處逛都是古蹟。
第一個地點雖不是文化遺產,但在網路上非常出名喔!
在新馬路附近吃完幾道小吃後,轉到巷子發現了電視裡介紹過的新華大旅店。新華旅店位於老街福隆新街,出名的原因是王家衛導演的2046在此拍攝。劇中梁朝偉與王菲在此對手戲,ㄧ走進往飯店的長梯就覺得很復古。

樓梯往上走後會看到關老爺神位與旅店櫃台,這天看到有幾位印度人在旅店裡走來走去,應該都是住客,這裡住宿一晚據說不到台幣500,是國際背包客熱門的住宿旅店,若要入住這裡要注意房間內是沒有衛浴設備的,有提供公共衛浴公房客使用。 
這樓梯真的是很復古風,可以想像為何王導會選擇這裡,回眸的臉龐多一分滄桑。
福隆新街是以前本到最熱鬧的街道,現在成為手信街,多為一些名產商店聚集。老街的味道不減當年的繁華。
從老街再繞回新馬路,往回走一路上有清楚的指標,方便遊客前往熱門景點,這個規畫真的很棒,在澳門完全不擔心迷路,也不太需要一直找地圖。
議事庭前地 (Largo do Senado俗稱「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居澳門半島中區,面積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適逢聖誕節前夕,廣場佈置地非常耶誕氣氛,也相當熱鬧。
熱鬧的人群佔滿整個廣場,耶誕裝飾將整個葡式建築遮掩住,有點可惜沒拍到其原貌。
澳門的葡式建築總讓人感覺如置身歐洲般,這樣的景象乍看之下與去年在維也納逛街的照片很雷同。
沿著議事庭前地的步道往下走,約五分鐘就會抵達玫瑰堂。玫瑰聖母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建立於1587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由於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後則成現在的規模。
玫瑰堂內部也是素雅的鵝黃色調,簡單而隆重的裝潢。
玫瑰堂旁有大三巴牌坊的標示,轉進來變會看到遠處的大三巴牌坊。這裡遊客聚集眾多,非常熱鬧。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聖堂創建於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
四百多年的歷史,雖僅剩下教堂的前壁,可卻處處看的到保存的用心,很感動這樣的遺跡,是國家的寶藏,不知何時台灣政府才能有這樣的認知,非常感慨台灣的古蹟多數都被拆除蓋成大樓,若能參考澳門模式,光是澳門大三巴牌坊,一年吸引的觀光人潮非常可觀。
玻璃窗底下保護的古蹟,讓遊客可以清楚觀看又不易被破壞。從背面看大三巴牌坊其實完全只是一面牆,看不出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這暖冬裡的藍天襯托出排方的歷史斑駁,可惜此次出遊只簡單的攜帶IPHONE,沒帶任何單眼,否則應該能拍得更棒!
牌坊前廣場回頭看,是新葡京飯店的特殊建築。 
牌坊旁右側為大三巴哪吒廟,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吒廟之一。大三巴哪吒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的象徵,很少遇見教堂與廟距離這麼街近的景象。此廟於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清光緒廿七年(1901)。
門前是另一文物舊城牆遺址。
翻修後看不出是一百多年的廟宇,旁邊的舊牆倒是相當地富有歷史味道。
大三巴牌坊前的廣場,也是各項名產商家的聚集地,到處都是免費試吃的餅乾與肉乾,真的是商機無限。
大堂,聖母聖誕主教座堂,通稱主教座堂;俗稱大堂,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澳門大堂前地,建立於1576年以前,其建築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也是四百多年歷史的建築,隨處都是古蹟的澳門真的很厲害。
三街會館又名關帝廟,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議事亭前地旁邊的廟宇,為早期澳門華人商家的議事場所。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三街會館初修於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廟內的石獅與前門都可以感覺這裡是超過兩百年的廟宇。





聖安多尼教堂初建於1560年,原是用茅草和竹棚搭建而成的。直至1638年,方改以石頭重新興建。其後在1810年和1874年進行過兩次重修,1930年才形成今日的外觀和規模。
議事庭前地的建築有一棟為澳門遊客中心,這裡除了有提供廁所方便遊客使用(澳門的廁所不好找,進去麥當勞都看不到有提供廁所喔!),還提供旅遊訊息,此時正好發行一本小護照,循著護照上列出的古蹟蓋章後,可以到遊客中心兌換小禮物喔!因為這樣,我們來到了離熱鬧區域較遠的包公廟。

氹仔官也街附近的龍環葡韻,以海邊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為主的博物館。
從龍環葡韻往上走,看見的這棟建築是民事登記局,是當地人結婚登記的地方。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瓷磚畫藝術作為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街道名中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例如有"十月初五街"或"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