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繁多的梅花真的很吸引愛飛的鏡頭!
梅花遍佈整各陵區,三月的南京氣溫宜人,梅花盛開,到訪南京此刻相當適合.
陵墓內一間御碑殿,陳列著五塊碑。根據《中山陵史話》等書籍記載,這裡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門,但毀於戰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改建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至今遊客們還能見到其中的三尊。
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禮。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時(1699年)親筆題書,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南織造」郎中曹寅立碑。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東西有臥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明孝陵享殿遺址御路石雕御路石雕,古名丹陛,位于台階的正中間,封建年代是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路,所以雕刻十分精美。孝陵享殿遗址的丹陛風化比較厲害,所以有欄杆圍護著。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禦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像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 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享殿目前已經整修成販賣部,但是建築物的樑柱為當時享殿部分的餘樑.
往下走進入明孝陵方城,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齣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墻。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
方城建築相當宏偉,兩側有東西壁環抱.
明孝陵明樓通道,通往明樓有一條陰暗潮濕但很高大的長通道,通往一代帝王的安息之處 -寶頂,由於長年渗水,建築物中的黏和劑 - 石灰與糯米汁被水渗带了出,形成很多鐘乳石,人們穿過這黑暗神秘的通道,通向一片光明。
方城的後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此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明孝陵神道,石象路前半段兩側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座,兩立兩臥。
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有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聽地陪說孝陵石人、石獸均是從雲南採來之高級石料整塊雕鑿而成,體積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石翁仲.
孝陵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象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鋑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構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聖潔、莊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寢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明孝陵神道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樸,以形體高大取勝,象、望柱等石刻皆為巨制。在雕刻技法方面,注重寫實,離巧於拙,多用減地技法,線條圓潤流暢,細徽處精雕細琢,甚至在象耳朵上雕刻齣若隱若現的耳脈、在獬豸和麒麟腦後雕刻齣千絲萬縷的鬃毛。
明孝陵神道石刻將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融為一體,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準。
走在這世界文化遺產的美景中,唯一遺憾的是參觀的大陸遊客,不把這些視為珍貴的遺產,反而像是學校裡的遊樂園,小朋友與大人們紛紛爬上這些珍貴的石雕上,拍照留影!真不知道大陸政府對於為化遺產的保護有沒有常識.
走出神道後轉角撇見一處墓碑,上面刻有孫權墓.
從南京市區道中山陵與明孝陵的路上處處可見這高大美麗的法國梧桐
根據計程車司機的轉述,這些法國梧桐是由蔣介石所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